众所周知,大学毕业生的档案对每个人的未来都很重要。
大学毕业生档案是证明一个人学习和成长经历的重要档案。档案一般包括从幼儿园入学到毕业的学籍卡和成绩单,以及老师对学生各阶段学习情况的评价,在校期间获奖证书,党员、团员等多项关键证明材料。
因为所有材料都是原件,不允许复印。没有文件,很多重要的事情都不能处理。例如领取养老金和领取养老金的金额,除了领取养老金以外,还包括领取失业金等其他类型的社会保险,与毕业生的文件有关。
除此之外,也会影响评职称以及工作调动,对考研、考公务员、出国、升学、结婚、生育等其他重要相关证明的办理也有密切关系。所以档案如何存放,这点非常重要,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档案托管是档案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目前,我国针对毕业后尚未就业的大学生档案,一般采取三种管理方式:
一、高校毕业生选择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具有档案管理权限的用人单位工作的,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协商一致签订《就业协议》,毕业生所在院校根据《就业协议》中“档案转发详细地址”将学生档案送用工单位统一管理。
二、学生到没有档案管理权限的单位就业
毕业生选择到没有档案管理权限的用人单位(主要包括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就业的,同样先由用人单位和学生按照国家政策及相关规定签订《就业协议书》,然后由用人单位或学生个人委托的当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加盖公章。学生所在的毕业院校根据《就业协议书》“档案转寄详细地址”将档案寄到当地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再由学生本人毕业后持学校统一发放的《就业报到证》,到对应的机构办理档案托管手续。
三、学生因各种原因暂时不能就业的
毕业生离校时暂时没有就业的,例如选择考研深造、出国留学等情况的,学生档案由毕业所在学校统一发回学生生源地所在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统一保管。毕业生仍然持《就业报到证》到相关机构办理报到及委托管理手续。无论学生是何种就业情况,学校都不应将毕业生档案交由学生本人携带。